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形势喜人,但是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农药施用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在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超标等方面比较突出,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粮食质量监管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目前经国家粮食局授权挂牌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有357家,每年检验各类样品约40万个,获得检验数据超过300万个。
但是,我国粮食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仍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我国基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以及检测仪器设备陈旧落后、食品安全指标检验能力薄弱等仍是我国粮食质量检测中的“通病”。
在国家对粮食安全质量的不断重视下,2017年国家粮食局发布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拟投资50亿元建立与完善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第三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评价体系。在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中指出,要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专业仪器设备等,推动实现基层装备配备标准化;重点加强基层检验监测机构和主要粮食收储企业检验能力升级改造,配备必要的快速检验仪器设备,充分发挥从源头上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作用。
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推进、细化和落地,中国粮食品质迎来了“升级时间”,以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品质检测需求包括传统的重金属、农兽残留、生物毒素和非法添加剂以及新要求的转基因检测,用到的检测仪器有荧光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拉曼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
为贯彻落实国家优质粮食工程计划,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完善检测能力建设。近日,武汉市粮油检验站最新引入的大型粮油食品安全检测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已安装调试成功并投入使用,该设备能准确检测粮食中痕量级别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污染砷、汞等含量指标,为粮食质量安全和餐桌上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此外,山东高密粮食质量监测站、湖南湘潭县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安徽凤阳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等也公开招标采购粮食质量检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