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公告公司公告

干式氮吹仪离子的外层电子结构中

发表时间:2016/11/22 8:53:03 阅读次数:

构型。根据干式氮吹仪离子的外层电子结构中的电子总数,可分为2电子型、8电子型、18 电子型、18+2电子型和9~17不饱和电子型等五种离子电子构型: 2+2+   ①2电子构型:1s,如Li、Be等。 26+2+3+3+4+   ②8电子构型:nsnp,如Na、Mg、Al、Sc、Ti等。 261~92+2+3+2+2+   ③9~17电子构型:nsnpnd,如Mn、Fe、Fe、Co、Ni等d区元 素的离子。 2610++2+2+2+   ④18电子型:nsnpnd,如Cu、Ag、Zn、Cd、Hg等ds区元素的离 4+4+ 子及Sn、Pb等p区高氧化态金属正离子。 261022+2+3+   ⑤(18+2)电子型:(n1)s(n1)p(n1)dns,如Sn、Pb、Sb、 3+ Bi等p区低氧化态金属正离子。   离子的电子构型对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影响较大。如NaCl和AgCl均为由 ++ Cl与+1价正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但由于Na为8电子构型,而Ag为18 + 电子构


型,两者的电子构型不同,具有18电子构型的Ag离子比8电子构型的 + Na表现出更强的静电作用,故两者性质也不同:NaCl易溶于水,而AgCl难溶于 ++ 水;Ag易形成配合物,而Na却不易形成配合物。 二、共价键   1.共价键理论的发展历史   在柯塞尔提出离子键理论的同一时期,美国化学家路易斯(G.N.Lewis)提 出了共价键理论,解释电负性相差较小的元素或同种非金属的原子之间所形成 的化学键。他认为这类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使分子中各原子具有稳定的稀 有气体的原子结构。例如: · · · ·· · · · H·· H ·Cll H Cl  N…·· ·C· · ·· · · ·· …N · · · · · · 或用短线“ —”表示共用电子对: H—H  Cl —Cl  H—Cl  N≡N 这种原子间靠共用电子对结合起来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covalentbond)。通过  第二节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61 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covalentcompound)。   1927年,英国物理学家海特勒(W.Heitler)和德国物理学家伦敦 (F.L


ondon)首次用量子力学方法处理氢分子结构,在现代量子力学的基础上说 明了共价键的本质,进而发展成现代化学键理论。   用量子力学方法处理分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很复杂,严格求解经常遇到困 难,必须采取某些近似假定以简化计算。由于近似处理方法不同,现代化学键理 论产生了两种主要的共价键理论。   一种是由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和斯莱脱(J.C.Slater)提出的价键理 论,简称VB法或电子配对法。价键理论在讨论化学键的本质时,着眼点是由原 子形成分子的基础,即形成化学键的原因,以及成键原子在成键过程中的行为和 作用。价键理论指出,若两个原子各自具有未成对的价层电子,当它们彼此靠近 时,双方的独电子就可能彼此自旋配对,成为一对共用电子对。而这对共用电子 对将被限定在两个原子间的一个局部小区域内运动,在两个原子中间形成一个 较密的电子云区域,借此把两个原子紧密的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共价键。在 1931年,鲍林和斯莱脱在电子配对法的基础上,又提


出了杂化轨道理论,以解决 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价键理论。   另一种共价键理论是由莫立根(R.S.Mul lliken)、洪特(F.Hund)和伦纳德· 琼斯(J.E.LennardJones)在1932年前后提出的分子轨道理论,简称MO法。分 子轨道理论的着眼点在于成键过程的结果,即由化学键所构成的分子整体。一 旦形成了分子以后,成键电子不再仅属于成键原子,仅局限于在成键原子间的小 区域内运动,而将在整个分子所形成的势场中运动,其运动状态和相应的能量可

更多水浴氮吹仪相关知识要点请关注我们微信!

-5低温恒温槽-立式
多用途恒温超声提取机
手提式总有机碳分析仪